• 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的高端国际化教育,优质的国际化教育
  • 以全面化、科学化的寄宿制院校体系,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大学生活
  • 教师来自世界主流留学国家,持有国际认可教师资格证书,多年教育

400-882-1633

青岛国际双语初中课程体系全解析:从IGCSE到国家课程的融合培养路径

青岛国际双语初中课程体系全解析:从IGCSE到国家课程的融合培养路径

授课机构: 青岛新东方双语学校

上课地点: 校区地址

成交/评价:

联系电话: 400-882-1633

青岛国际双语初中课程体系全解析:从IGCSE到国家课程的融合培养路径课程详情

国际双语教育的本土化实践:青岛这所初中的课程设计逻辑

在全球化教育需求与本土化教育质量双重要求下,青岛国际双语初中探索出一条"融贯中西"的课程路径。其核心以全球广泛认可的IGCSE课程为骨架,深度嵌入中国国家核心课程内容,既保障学术体系的国际接轨性,又强化本土文化与学科能力的根基培养。这种"双轨并行"的设计,正是学校吸引6-9年级中外籍学生的关键所在。

课程体系:全球标准与本土要求的双向融合

区别于单一国际课程或纯国内课程的设置,青岛国际双语初中初中部采用"IGCSE+国家核心课程"双轨融合模式。IGCSE课程作为全球14-16岁学生的主流学术体系,具备三大核心优势:一是提供多样化学习路径,针对不同学科能力学生设计分层内容;二是强调知识应用能力,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问题解决技巧;三是与国际高中课程(如A-Level、IB)无缝衔接,为后续升学奠定基础。

在此基础上,学校同步落实中国国家核心课程要求,重点强化语文、数学、历史等学科的深度教学。例如语文课程不仅包含经典文学鉴赏,更注重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;数学课程在夯实基础运算的同时,增加跨学科应用场景训练。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叠加,而是通过教学目标对齐、知识点交叉设计,实现"1+1>2"的培养效果。

课程内容:覆盖12大学科的立体化知识网络

具体到学科设置,IGCSE课程模块包含英文、生物、数学、经济、进阶数学、会计、物理、化学、信息通讯技术等9门核心科目。以英文课程为例,教学重点从基础语法转向学术写作与跨文化沟通,通过模拟国际会议、学术论文撰写等场景训练,帮助学生达到CEFR C1级语言水平。

国家核心课程模块则涵盖语文、数学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,其中数学课程特别设置"中国古代数学史"专题,物理课程融入"四大发明中的科学原理"等内容,在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,强化文化认同。这种跨文化的内容设计,让学生既能用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表达观点,又能在交流中传递中国文化内涵。

教学模式:小班制+分层培养的个性化支持

25人/班的小班规模,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。各学科教师会在开学前通过水平测试、学习档案分析等方式,将学生分为基础巩固、能力提升、拓展挑战三个层次。例如数学学科,基础层重点强化计算准确性与基础概念理解;提升层增加应用题与跨学科综合题训练;挑战层则引入竞赛类题型与学术研究方法指导。

双语教学贯穿所有课堂环节,除中文核心课程外,其余学科采用"英文教材+双语讲解"模式。教师会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调整中英文使用比例,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授课。这种渐进式语言环境,既避免了纯英文教学的适应压力,又能有效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。

培养目标:学术能力与国际素养的双重塑造

经过系统培养,学生将获得三方面核心能力:首先是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,既能应对国内初中水平测试,也能衔接国际高中课程;其次是跨文化沟通能力,在英语环境中可进行学术交流、项目协作,同时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;最后是终身学习能力,通过探究式学习、自主研究等训练,养成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的习惯。

学校特别注重升学规划的连贯性,依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国际教育资源,从七年级开始为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,分析学科优势、兴趣方向,结合目标国家(地区)的大学录取要求,定制包含课程选择、课外活动、竞赛参与等在内的个性化规划方案。这种"早规划、细落实"的模式,让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,已明确高中阶段的发展路径。

招生说明:面向6-9年级的入学要求

课程面向6-9年级中外籍适龄学生开放,采用面授教学形式,学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走读或住宿。学校通过入学测试(包含学科能力评估与英语水平测试)与面试(重点考察学习习惯、兴趣特长)综合评估学生适配度,确保班级整体学习节奏的协调性。

青岛新东方双语学校

青岛新东方双语学校
认证 7 年

成立: 2006年

认证 地址认证 教学保障 在线预约 到店体验 售后支持
0.034753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