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青岛大立教育专属定制学习方案,还可预约免费试听课!
  • 青岛大立教育专属定制学习方案,还可预约免费试听课!
  • 青岛大立教育备考指导,讲义资料,面授+网课+直播!

400-882-1633

家庭消防安全必修课:隐患识别·应急处理·灭火工具使用全解析

来源:青岛大立教育 时间:05-08

家庭消防安全必修课:隐患识别·应急处理·灭火工具使用全解析

这些"隐形炸弹",可能就藏在你家

很多人认为家庭火灾多由燃气泄漏或电器短路引起,但实际生活中,一些看似普通的日用品因使用或存放不当,同样可能引发危险。这些"隐形炸弹"往往因体积小、常见性被忽视,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。

先看容易发热的电器类物品:电热毯在长期使用后,内部线路可能老化,若折叠使用或超时通电,局部温度过高易引发自燃;暖手宝特别是老式电极式产品,内部液体反复加热会膨胀,存在爆炸风险;电暖气的高温表面若覆盖衣物,热量无法散发可能引燃织物;吹风机连续使用超过10分钟,电机过热可能导致塑料外壳融化;浴霸灯泡在潮湿环境中若密封不严,水汽侵入可能引发短路起火。

再看压力罐装的日用品:空气清新剂、喷发胶、杀虫剂这类产品,罐内含有丙烷、丁烷等可燃气体,遇高温(如阳光直射或接近热源)罐内压力升高可能爆炸;香水、指甲油、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(酒精),挥发性强,在密闭空间达到一定浓度后,遇明火(甚至电器开关的电火花)就可能闪燃。曾有案例显示,夏季车内放置的香水因高温挥发,遇点烟器火星引发过小型爆燃。

不同火情,应对方法大不同

家庭火灾初期(3-5分钟内)是扑灭时机,但错误的应对方式可能让小火变大火。掌握"因火施策"的原则,能有效控制灾情发展。

油锅起火:立即关闭燃气阀门,用锅盖完全覆盖锅口(需确保锅盖能完全密封),或沿锅边倒入切好的蔬菜(如青菜、土豆)。千万不能用水泼,油的密度比水小,水会带着热油飞溅,反而扩大燃烧范围。

酒精燃烧:常见于酒精灯打翻或酒精炉泄漏。此时应迅速用湿抹布、厚毛巾覆盖燃烧区域,隔绝氧气。切勿用手拍打或用嘴吹,可能导致火焰扩散。

电器起火:首先切断电源(拉电闸或拔插头),若无法及时断电,可用干燥的棉被、毛毯覆盖电器(注意不要接触带电部位)。绝对禁止直接用水浇,水的导电性可能导致施救者触电,同时可能引发电器内部短路爆炸。

燃气泄漏起火:若能安全接近阀门,应立即关闭燃气总阀(顺时针旋转)。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将浸湿的抹布包裹住着火点(如燃气灶接口处),降低温度并隔绝空气。若阀门无法关闭,需立即撤离并拨打119。

室内大面积起火:此时首要任务是确保人员安全。若房门已发烫,说明外部火势较大,应退回房间用湿毛巾封门缝,到窗边呼救;若房门未热,用湿毛巾捂住口鼻(低姿)快速撤离。撤离时切勿打开窗户,空气流通会加速火势蔓延。

干粉灭火器:家庭灭火的"关键装备"

作为家庭消防的"标配",干粉灭火器能应对80%以上的初期火灾,但很多人因操作不熟练,导致错过灭火时机。掌握规范使用步骤,才能让这个"安全卫士"发挥效用。

  1. 快速取送:手提灭火器提把(注意不是拉环),保持直立状态,以最快速度赶到火场(距离火源5米左右停下,过近可能被火焰灼伤)。
  2. 预处理:将灭火器上下颠倒3-5次(针对贮压式),使筒内干粉松散,避免凝固堵塞喷管。
  3. 解除保险:若为内装式,拔掉保险销(部分产品需先拉出保险拉环);外置式则直接握住提柄和提环。
  4. 定位喷射:一只手握住喷管前端(若有喷口可调节方向),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(外置式为提拉提环)。注意保持灭火器直立,倾斜或颠倒会导致无法喷粉。
  5. 针对性扑救
    • 液体火灾(如油锅、酒精):从火焰侧面45度角对准根部喷射,左右扫射覆盖火源,由近及远推进。
    • 固体火灾(如衣物、纸张):直接对准燃烧最猛烈处,均匀喷洒干粉,确保覆盖所有燃烧面。
    • 带电设备火灾:先断电再灭火,若无法断电,保持1米以上距离,快速喷射覆盖带电部位。
  6. 后续注意:灭火后需观察5-10分钟,因干粉冷却效果有限,炽热物体可能复燃。若火势未完全控制,立即撤离并报警。

特别提醒:干粉灭火器需定期检查压力指针(绿色区域为正常),每5年需专业检修,使用后即使未耗尽也应重新充装。建议每个家庭至少配备2具(客厅、厨房各1具),放置在干燥、易取的位置(高度1.2-1.5米,避免儿童随意触碰)。

结语:安全意识比工具更重要

家庭消防安全是系统工程,从日常的隐患排查到应急时的正确应对,再到灭火工具的熟练使用,每个环节都需要重视。与其依赖"事后补救",不如做好"事前预防"——定期检查电器线路、规范存放易燃物品、定期组织家庭消防演练,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,才是守护家人安全的真正"防火墙"。

校区导航
0.068229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