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青岛竞思教育汇聚各地注意力训练博士团。
  • 青岛竞思采用科学技术进行注意力训练的专业教育机构。
  • 青岛竞思专业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深受家长和学员的好评。

400-882-1633

儿童情绪管理实践:从日常互动看成长中的理解与引导

来源:青岛竞思教育 时间:04-26

儿童情绪管理实践:从日常互动看成长中的理解与引导

儿童情绪管理实践:从日常互动看成长中的理解与引导

情绪:伴随生命的自然存在

从声啼哭开始,情绪就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。恐惧时的蜷缩、愤怒时的跺脚、哀伤时的抽泣、快乐时的大笑、好奇时的凝视——这些最原始的情绪表达,如同生命初始的语言,构建着孩子与世界的连接。

曾在一个秋日的清晨,带着女儿等公交。十字路口的风裹着凉意,一片金黄的落叶轻轻落在外套上。"妈妈,叶子怎么变黄了?"她仰起小脸问。"秋天到了呀,叶子完成了夏天的使命,要换新的模样啦。"我摸摸她的发顶。查看手机时才发现,当天正是立秋。这个季节的转换,像极了孩子的情绪变化——自然发生,无需刻意,却需要被看见。

日常场景中的情绪碰撞

女儿在杭州竞思教育的王老师班上学习已有一段时间,那里的课堂总充满欢声笑语。但再乖巧的孩子,也会有情绪起伏的时刻。某个下午,她站在窗前望着楼下的泳池:"妈妈,现在有人游泳吗?我什么时候能去?"当得知因天气转凉暂时不能游泳时,小脸上的期待瞬间变成失望。

"就游一下下不行吗?"她拽着我的手往泳池方向拉,声音里带着哭腔。我蹲下来解释:"今天风大,下水容易着凉,等天气暖和了,我们痛痛快快游个够。"可她松开我的手,气鼓鼓地跑开,连钟老师递来的小点心都没接,嘴里嘟囔着"妈妈说话不算数"。

那一刻,我想起孙瑞雪在《完整的成长》中提到的:"儿童是天然的情绪个体,他们的情绪需要被理解和接纳。"孩子的世界里没有"合理"与"不合理"的标签,有的只是当下最真实的感受。强行压制情绪,就像堵住流动的溪水,终会在别处寻找出口。

接纳:情绪管理的步

那天晚上,我特意陪女儿坐在她的小书桌前。"能和妈妈说说为什么这么想游泳吗?"我轻声问。她吸了吸鼻子:"小朋友说泳池里像在云朵里飘,我也想试试。而且...你之前说过天气好就带我去。"原来,在她心里,"天气好"的标准和大人不同——只要不是雨天,都是游泳的好时候。

我握住她的小手:"妈妈明白,你特别期待能像小朋友那样在水里玩,这种心情一点都没错。只是今天的风有点凉,我们的身体需要更温暖的环境才不会生病。等下周太阳公公出来,我们挑个大晴天,带上游泳圈,痛痛快快玩一整天,好不好?"她歪着头想了想,终于点了点头:"那拉钩!"小拇指勾在一起的瞬间,我感受到她紧绷的情绪慢慢松弛下来。

这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:接纳孩子的情绪,不是纵容任性,而是承认"你的感受很重要"。当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绪被看见、被理解,才会愿意打开心门,与我们共同寻找解决办法。

引导:帮助孩子构建情绪管理力

在杭州竞思教育的课堂上,王老师常说:"情绪管理不是压抑,而是认识情绪、表达情绪、调节情绪的能力。"观察孩子们的互动就能发现,那些能清晰说出"我现在很生气,因为..."的孩子,往往更容易从情绪中平复;而只会哭闹打滚的孩子,需要更多引导来学习情绪表达。

日常中,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孩子:
1. **情绪命名**:当孩子生气时,说"我看到你现在很愤怒",帮助他识别情绪;
2. **表达需求**:引导孩子说"我想要..."而不是"我不要...",比如"我想要继续玩"比"我不要回家"更清晰;
3. **寻找替代方案**:像那天游泳的问题,我们可以提议"虽然今天不能游泳,我们可以在家玩水上拼图游戏,或者画一幅'我的游泳日记'?";
4. **示范调节方法**:和孩子一起练习深呼吸、数数、拥抱玩偶等平复情绪的小技巧。

这些方法看似简单,却需要耐心的重复。就像学走路要摔跤,孩子学习情绪管理也会有反复。重要的是,我们要成为那个"情绪陪伴者"——不代替他解决问题,却始终站在他身边,陪他走过情绪的起伏。

结语:情绪管理是生命的成长智慧

孩子的情绪,是内心世界的镜子。每一次情绪波动,都是成长的契机。当我们放下"纠正情绪"的焦虑,学会用理解接纳代替说教压制,用耐心引导代替简单制止,就能帮助孩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情绪管理力。

在杭州竞思教育的教室里,我常看到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,从哭闹着抢玩具,到慢慢说出"我也想玩,我们轮流好不好";从生气时推人,到学会深呼吸后表达"我现在很生气"。这些变化,正是情绪管理能力生长的痕迹。

教育的本质,是唤醒生命的自觉。在情绪管理这件事上,我们给予孩子的每一份理解、每一次引导,都是在为他们的生命注入智慧的力量。这份力量,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变成他们面对世界的从容与坚定。

校区导航
0.042361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