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多年专业品牌积淀
  • 广大学员所熟知和认可,口碑好
  • 近距离感受天路教育的实力

400-882-1633

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能力突破:直接摘抄与间接提炼实战指南

来源:济南天路教育 时间:11-12

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能力突破:直接摘抄与间接提炼实战指南

申论概括能力:公务员考试的核心基础

在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科目中,概括能力的重要性常被考生低估。从归纳段落主旨到提炼核心要点,从总结问题表现到梳理对策建议,这项能力贯穿于归纳概括、综合分析、提出对策等所有题型的答题过程。可以说,能否精准、全面、简洁地概括材料信息,直接决定了申论成绩的上限。对于备考考生而言,掌握科学的概括方法,远比盲目刷题更有针对性。

方法一:直接摘抄——快速定位核心采分点

当给定材料中存在表述规范、重复出现且高度凝练的关键词时,直接摘抄是最高效的概括方式。这类关键词往往是命题人设置的"显性采分点",需要考生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。

以人口普查场景为例,某材料提到:"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,同城多处购房、多城购房现象普遍,人户分离问题突出;实际普查中,小区入户登记难度较大。"这段材料包含两个关键信息:一是"人户分离现象增多",二是"入户登记困难"。这两个表述本身已经非常简洁,且在材料中明确出现,考生只需原样提取即可作为答案要点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直接摘抄并非简单的文字复制,而是需要结合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。例如若题目要求"概括人口普查的难点",则需重点关注"人户分离"和"入户难";若题目要求"总结居民配合建议",则应提取"自住户准备证件""租住户提供房东信息"等内容。

方法二:间接提炼——深度挖掘隐性核心要素

更多时候,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会直接"浮出水面",而是以具体案例、数据描述或模糊表述的形式呈现。此时需要考生运用逻辑分析能力,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规范答案,这就是间接提炼的核心要义。

以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为例,材料描述:"部分城市长期掠夺式开采矿产资源,导致生态环境恶化;西北某城市累计下岗职工超10万,其中80%来自煤炭及初级加工业;东北某市因资源枯竭出现100余平方公里土地塌陷,2.7万座民房受损,7.8万居民受影响,企业遗留问题解决压力大。"这段内容看似信息庞杂,实则隐含三大核心问题:

  1. 资源开发方式粗放,导致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;
  2. 传统产业衰退引发大规模职工下岗,压力突出;
  3. 资源枯竭衍生土地塌陷等地质灾害,威胁居民安全,企业遗留问题处理困难。

提炼过程中需注意两点:其一,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将"下岗职工多"上升为"传统产业衰退引发压力";其二,要合并同类信息,将"土地塌陷""民房受损"等具体表现归纳为"地质灾害威胁居民安全"。这种从具体到抽象、从分散到集中的思维转换,正是间接提炼的关键。

实战提升:两种方法的协同运用

在实际答题中,直接摘抄与间接提炼往往需要配合使用。例如某材料前半段明确提到"基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",后半段用具体数据说明"村卫生室设备老化率达40%""乡镇医生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仅25%"。此时既要直接摘抄"资源分配不均"作为核心问题,又要通过数据提炼"设备老化""人才匮乏"等具体表现,形成"总-分"结构的完整答案。

为提升概括能力,考生可通过"三步训练法"强化:步,通读材料圈画高频词和关键句;第二步,区分直接可摘抄的显性信息与需要提炼的隐性信息;第三步,按照"核心问题+具体表现"的逻辑组织答案。坚持这种训练,能有效提升对材料的敏感度和信息处理效率。

课程导航
校区导航
0.029118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