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完善的小吃餐饮培训教学服务
  • 赢得了广大学员的充分肯定
  • 可以反复学习,直到学会满意

400-882-1633

蛋黄水晶包家庭制作全攻略:从选料到成品的实操指南

来源:青岛信仁和小吃培训 时间:10-01

蛋黄水晶包家庭制作全攻略:从选料到成品的实操指南

一、原料准备:精准配比是成功基础

制作蛋黄水晶包,原料选择与配比直接影响成品口感。根据专业面点教学团队的经验总结,需准备以下主料与辅料(以制作30个标准量为例):

  • 面团主料:中筋面粉650克(500克用于面团、150克用于馅心)、发面种50克、发酵粉15克、熟猪油50克、绵白糖150克(面团用)
  • 馅心主料:猪板油500克、橄榄仁150克、白芝麻150克、椰蓉150克、奶油100克、绵白糖750克(馅心用)
  • 装饰辅料:咸鸭蛋黄3个(每个切10小粒,共30粒)、包底纸30张

特别提示:猪板油需选择新鲜无杂质的脂肪层,提前冷冻后更易切泥;橄榄仁建议选用云南产大粒橄榄仁,油炸后香气更浓郁;白芝麻需选用颗粒饱满的当季新货,淘洗时注意勿浸泡过久以免流失香味。

二、分步实操:从面团到成品的细节把控

(一)馅心调制:晶亮口感的核心关键

水晶馅心的晶亮质感,源于猪板油与糖油的充分融合。具体操作分三步:

  1. 预处理坚果:橄榄仁入160℃热油中炸至微黄(约2分钟),捞出沥油后用刀背压碎成米粒大小;白芝麻入干炒锅中,小火慢炒至表面微黄(约3分钟),盛出放凉备用。
  2. 处理猪板油:冷冻猪板油取出后切薄片,再用刀剁成细泥(或用料理机低速搅打30秒),注意避免过度搅打导致出油。
  3. 混合调馅:将猪板油泥、奶油、750克绵白糖倒入不锈钢盆,用木铲顺时针搅拌至糖油融合(约5分钟);依次加入橄榄仁碎、炒香白芝麻、椰蓉、150克面粉,继续搅拌至馅料呈松散颗粒状(用手捏能成团即可)。

关键点:面粉需提前过筛去除结块,避免影响馅心细腻度;搅拌时控制力度,过度揉搓会导致馅料出油变稀,影响晶亮效果。

(二)面团制作:绵软表皮的发酵奥秘

发面的成功与否,直接决定包子表皮的松软度。操作时需注意温度与时间的平衡:

  1. 激活发酵:取50克发面种放入面盆,加入150克绵白糖、15克发酵粉、50克熟猪油,倒入约200ml35℃温水(手感微温),用手抓拌至发面种完全溶解。
  2. 揉制面团:分3次加入500克中筋面粉(每次加1/3),先用手抓成絮状,再转揉面模式(或用手揉),直至面团表面光滑无颗粒(约8-10分钟)。
  3. 饧制醒发:将面团整理成圆形,表面刷一层薄油防干,覆盖保鲜膜,置于28-30℃环境中饧制20分钟。观察面团体积膨胀至1.5倍,指压后缓慢回弹即完成。

注意事项:水温不宜超过40℃,避免烫死酵母;饧制环境需保持湿度(可在旁边放一杯温水),防止面团表面干裂;若室温低于25℃,可隔温水浴加速发酵。

(三)包制与蒸制:决定成品形态的最后关卡

包捏手法与蒸制火候,是确保包子不塌陷、不开裂的关键步骤:

  1. 分坯包馅:饧好的面团与调制好的馅心分别分成30等份(每份面团约20克,馅心约30克)。取一份面团按扁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,放入馅心,用拇指与食指交替捏褶收口(约12-15个褶),确保收口紧密。
  2. 生坯处理:包好的生坯底部垫包底纸(防粘蒸笼),均匀摆入刷过油的蒸笼(间距2cm防粘连),每个生坯顶部轻按一粒咸鸭蛋黄碎(约0.5克)。
  3. 旺火蒸制:蒸锅加水烧开后(需用沸水入锅),放入蒸笼,加盖转大火蒸10分钟。关火后焖2分钟再揭盖(防止温差导致表皮塌陷)。

常见问题:若包子蒸后表皮发皱,可能是面团饧制不足;若馅心流油,多因包馅时收口不紧或蒸制时间过长。建议初次制作时先蒸2-3个测试,再调整参数。

三、文化溯源:包子背后的历史记忆

作为中国传统面食的代表,包子的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。据五代陶谷《清异录》记载,后周汴梁(今开封)闾阖门外的“张手美家”,已售卖“绿荷包子”,可见当时包子已成为市井常见点心。到了北宋,包子更进入宫廷饮食体系——据《燕翼诒谋录》载,1015年宋仁宗诞辰时,御厨曾特制包子赏赐群臣,足见其地位之高。

历经千年演变,包子的种类日益丰富:北方有皮薄馅大的天津狗不理,南方有鲜甜油润的上海小笼包,而蛋黄水晶包则以其晶亮透明的馅心独树一帜,成为传统点心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特色品类。

四、成品标准:检验制作成功的三大指标

一份合格的蛋黄水晶包,需同时满足以下特征:

  • 表皮状态:颜色雪白均匀,无斑点或黄化;表面光滑不皱,轻按有弹性,松手后能缓慢回弹。
  • 馅心表现:透过表皮可见馅心晶亮透明,呈半固体状(非流动液体);入口香甜不腻,能清晰尝到橄榄仁与芝麻的坚果香。
  • 整体形态:包子呈规则圆形,收口处无开裂;咸蛋黄碎固定在顶部,无脱落或凹陷。

若成品未达标准,可对照前文步骤检查:表皮发黄多因蒸制时水未烧开即入锅;馅心过稀可能是猪板油切得太碎或面粉用量不足;形态不圆则需调整包捏手法,确保受力均匀。

课程导航
0.031219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