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考试全流程避坑指南:从物品准备到考场规范全解析
一、考前物资准备:这些东西必须带齐
SAT考试从进场到结束需持续5小时以上,物资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考试状态。根据CB官方最新要求,考生需重点关注以下四类必备物品。
1. 准考证:纸质版是唯一入场凭证
准考证需提前在CB官网下载并打印,手机或电子设备显示的电子版不被认可。建议打印2-3份备用,黑白或彩色均可。曾有考生因打印店设备故障导致准考证模糊,最终被拒绝入场,因此打印后务必检查信息是否清晰(姓名、考试日期、考场地址需与证件完全一致)。
2. 有效证件:不同考场要求有差异
港澳地区考场可使用港澳通行证或护照,其他国家考场仅接受护照。所有证件需在有效期内,建议提前1个月检查:护照需至少有6个月以上剩余有效期,港澳通行证需包含有效签注。出发前建议将证件与准考证放在同一透明文件袋,避免遗漏。曾有考生误带过期护照,虽及时补办但错过入场时间,此类教训需重点规避。
3. 文具套装:铅笔与橡皮的细节要求
官方明确要求使用HB或2号铅笔(B/2B铅笔因颜色较深也可接受),需提前削好并准备2-3支备用。橡皮需选择无包装、无异味的普通橡皮,禁止使用修正液或可擦笔。曾有考生使用带香味的卡通橡皮,被监考老师以“可能干扰他人”为由没收,因此建议选择基础款文具。
4. 计算器与能量补给:功能与安全的平衡
数学部分允许使用符合CB政策的计算器(如TI-84系列、Casio fx-9750GII等),需提前确认型号是否在允许列表。禁止使用带网络功能、触摸屏或Qwerty键盘的设备。此外,考试时长超5小时,建议携带高能量零食(如巧克力、坚果)和瓶装水(需撕掉包装纸),但注意休息时间仅可在考场外食用。
二、考场违禁清单:这些物品绝对不能带
为考试公平性,CB对考场物品有严格限制。以下三类物品若被发现携带,可能导致成绩取消,需重点规避。
1. 视听与电子设备:任何声响都可能触发警告
手机、智能手表、电子词典、录音笔等均禁止携带。即使关机状态,若在考试期间被发现(如掉出书包),可能被视为违规。曾有考生将手机放在口袋中,因震动被监考老师当场收走,最终成绩被延迟处理。
2. 非标准文具:超出考试需求的工具
量角器、圆规、荧光笔、彩色笔等均被禁止,因可能用于标记答案或传递信息。曾有考生携带荧光笔用于审题,被老师没收后需重新用铅笔作答,严重影响答题节奏。
3. 备考资料与书籍:任何与考试相关的纸质材料
课本、笔记、模拟题等均不可带入考场,即使放在书包中未使用也可能被视为作弊。建议考前一天整理好物品,将所有复习资料单独存放,避免误带。
三、考试流程规范:细节决定发挥状态
除物资准备外,考试当天的行为规范同样关键。以下三点需重点注意,避免因小失误影响成绩。
1. 作息调整:提前一周适应考试时间
考试通常7:45进场、8:45开考,建议提前7天调整作息:早6:30起床,晚10:30前入睡,避免考前熬夜。良好的睡眠能提升专注力,据统计,睡眠充足的考生阅读部分正确率平均提高12%。
2. 服从监考:严格遵守时间指令
考试各部分有明确时间限制,禁止跨区作答(如阅读未结束时做语法题)。监考老师宣布“停笔”后需立即放下笔,否则可能被记录为违规。曾有考生因最后10秒继续填涂答题卡被警告,虽未取消成绩但心理压力显著增加。
3. 设备管理:彻底关闭所有电子物品
手机、电子表等需关机并放在指定区域(通常为书包),考试期间(包括休息时间)禁止查看。若设备发出声音(如闹钟),可能被视为作弊。建议考前将手机调至“飞行模式+静音”,并关闭所有闹钟提醒。
总结来看,SAT考试的顺利进行离不开“充分准备+严格执行”。从准考证打印到考场行为规范,每个细节都需提前规划。建议考生考前3天进行“模拟演练”:按考试时间起床、整理物品、模拟进场流程,通过预演减少突发状况。当所有准备都做到位时,你离理想成绩也就更近了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