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太原优路职业培训面授+网课+直播!三种上课模式
  • 太原优路职业培训「签订协议可重学」免费入学测评。
  • 太原优路职业培训专属定制学习方案,还可预约免费试听课!

400-882-1633

一建工程模板安装全流程规范与技术要点详解

来源:太原优路教育 时间:05-18

一建工程模板安装全流程规范与技术要点详解

模板工程基础概念与施工流程

在建筑施工体系中,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成型的核心环节,主要由模板本体与支撑系统两部分构成。模板作为混凝土浇筑的"模具",直接决定构件的几何尺寸与表面质量;支撑系统则承担模板自重、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,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。

完整的模板工程施工需遵循标准化流程: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完成模板制作,通过测量定位确定安装基准线;随后进行模板安装与加固,确保位置精度;安装完成后需经专项验收,确认符合规范要求;混凝土强度达标后实施拆除作业,最后对模板进行清理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。这程环环相扣,任一环节疏漏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。

模板安装核心技术要求

模板安装需严格满足多项技术指标。首先,安装位置与尺寸必须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,拼缝处需采用密封措施避免漏浆,同时模板表面应涂刷专用隔离剂,既混凝土脱模效果,又不影响后续装饰施工。

支撑体系的安全性是关键,模板与支架需具备充足的承载能力、刚度及稳定性。根据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》(GB50666-2011)要求,支撑系统需能承受混凝土自重、侧压力及施工活荷载的共同作用,避免因变形或失稳导致结构偏差。

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完成模板工程专项验收,重点检查尺寸偏差、支撑稳固性及拼缝密封性。浇筑过程中需安排专人监测模板及支撑体系,发现移位、变形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加固措施。

模板拆除遵循"后支先拆、先支后拆"原则,具体拆除顺序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。拆除时间需结合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,避免过早拆除导致结构开裂。

常见模板类型与特性对比

建筑工程中模板种类繁多,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构件形状、施工周期及成本控制等因素。以下为常见模板类型的特性分析:

  • 木模板:适用于异形构件、曲面结构及冬季施工场景,其优势在于可加工性强,能满足复杂造型需求。但存在制作周期长、木材消耗大、重复利用率低等缺点,多用于非标准构件施工。
  • 组合钢模板:由标准钢模板、连接件及支撑件组成,具有拆装便捷、通用性强、周转率高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标准化构件施工。但接缝较多易漏浆,可能影响混凝土表面平整度,需配合密封胶条使用。
  • 钢框木(竹)胶合板模板:以热轧型钢为框架,覆面胶合板为面板,兼具钢模板的强度与木模板的轻便性。与传统钢模板相比,自重减轻30%以上,单块面积更大,拼缝数量减少约50%,维护成本显著降低。
  • 大模板:专为现浇墙体结构设计,由板面、支撑系统、操作平台等部分组成。其尺寸与建筑开间、进深及层高匹配,具有整体性好、抗震性能优、无拼缝等特点,是高层住宅施工的常用模板。但自重较大,需配备起重设备辅助安装。
  •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:采用高耐候性Ⅰ类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,具有自重轻、幅面大、表面平整等优势。安装时无需大型设备,适用于小型构件或二次结构施工,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。
  • 早拆模板体系:通过特殊柱头装置实现部分模板早拆,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,可提前7-10天拆除面板,显著提高模板周转效率。该体系要求支架立柱间距不超过2m,拆除时需保留部分立杆支撑,混凝土强度按跨度2m标准控制。

模板工程设计三大核心原则

模板设计需兼顾功能、安全与经济,具体遵循以下原则:

1. 实用性原则

模板设计应确保构件形状、尺寸及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,同时构造需简单合理,便于安装与拆除。模板表面需平整光滑,拼缝需采取密封措施,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漏浆。

2. 安全性原则

支撑体系需具备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,在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不发生变形、位移或倒塌。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荷载组合(包括恒载、活载、风荷载等),并通过计算验证支撑系统的安全性。

3. 经济性原则

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,应优化模板配置方案,减少一次性投入。通过提高模板周转率、降低支拆人工消耗,实现成本控制目标。同时需考虑文明施工要求,减少材料浪费与环境污染。

模板安装关键操作要点

模板安装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,需重点把控以下操作:

  1. 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安装,支架需设置在坚实基础上,确保支承面积与底座承载力满足要求。木杆、钢管、门架等不同类型支架严禁混用,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失稳。
  2. 模板拼缝需采用密封胶条或腻子处理,防止漏浆。混凝土浇筑前需彻底清理模板内杂物,木模板需提前浇水湿润(但不得有积水),避免因吸水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皮。
  3.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需涂刷专用隔离剂,禁止使用废机油等可能影响混凝土性能或装饰效果的材料。对于清水混凝土或装饰混凝土工程,应选用表面平整、光洁度高的模板,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外观效果。
  4. 用作模板的地坪、胎模等基础面需平整光洁,严禁出现下沉、裂缝、起砂等缺陷,避免导致混凝土构件底面不平整或开裂。
  5. 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、板,模板需按设计要求起拱。起拱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/1000~3/1000(如跨度6m时,起拱高度为6-18mm),具体数值需根据设计文件确定,起拱应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高或过低。
  6. 模板安装需与钢筋绑扎协调进行,梁柱节点等复杂部位的模板宜在钢筋安装完成后施工,便于调整模板位置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。
  7. 后浇带部位的模板及支撑体系需独立设置,严禁与周边结构模板共用支撑,避免因后续施工导致后浇带处结构变形。

模板拆除标准与注意事项

模板拆除需严格遵循混凝土强度要求,过早拆除可能导致构件变形或开裂,过晚拆除则影响施工进度。以常见的墙体大模板为例,常温条件下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N/mm²时即可拆除(约浇筑后24-48小时),具体时间需通过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检测确定。

拆除过程中需注意:严禁使用大锤或撬棍强行撬动,避免损伤混凝土表面;拆除的模板应及时清理,对变形或损坏的部件进行修复,分类堆放以便重复利用;对于早拆体系模板,拆除时需保留部分立杆支撑,确保剩余结构的稳定性。

值得强调的是,模板拆除后需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质量检查,重点关注尺寸偏差、表面缺陷及裂缝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修补措施,确保结构安全与外观质量。

课程导航
0.034853s